雾散之后
Después de la niebla
- 别名:After the Fog / After the Mist
- 主演:艾玛·戈多伊,妮可·鲍纳·迪亚兹
- 其他:2025年 / 未知分 / 智利,法国 / 剧情
- 点播
- 简介
- 评论
电影集合 暂时没有为您收集到播放资源!
迅雷下载地址
抱歉:抱歉,暂不提供!
- 类型:
剧情
- 年代:
2025
- 地区:
智利,法国
- 主演:
艾玛·戈多伊,妮可·鲍纳·迪亚兹
剧情简介:
雾散之后原名:Después de la niebla,又名After the Fog、After the Mist
雾散之后获奖情况
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:金爵奖 最佳影片(提名)。
温馨提示: 如果资源您在此页面没有看到播放地址,说明当前资源只支持在电脑上播放,请用电脑访问当前页面。
胤祥 2025-06-21
#11294。27th SIFF金爵奖竞赛。今年上影节堪称南美电影节,阿根廷**智利一家一部(加上葡萄牙那部,西葡语系占掉1/3)。这部水准甚至进柏林新生代儿童单元都勉强。儿童视角写智利历史上关键的公投之年1988年,但是所有的大**信息全部丢在广播里,跟故事完全两层皮,并且写得极度语焉不详,不过是个背景声,连个**氛围都算不上;只是带了一点点智利社会阶层分析(德裔***,原住民女仆)。小女孩这边的戏从**到桥段又都很重复。不过恰如其分地写出了童年的寂寞和(感知中)时光的漫长,还算可看吧。
静默中疾走 2025-06-20
#SIFF27#第一次坐在女主身边看完整部电影,《雾散之后》是我的独家记忆:看之前我问我的老师,你觉得好不好?他说“一般,没太好”,亲自看过后我鄙视他苍老的审美——这是事内者被迫置身事外的故事,所以之于父母是孩子、之于男人是**、之于有产者是无产者……我们应该想象一部最好的拉美电影是怎样?它不必恢弘不必厚重,只有一双简单的眼睛,而生命在流动,镜头是眼睛而它折射一切,我们都有那样的时刻,不被视为有力的主体占有者,而是客体和破坏者。 而在台后,我们都是参与者,那些琐碎的印象发生像刘别谦或雷诺阿的电影:Miriam昨天告诉我,观影前请她无法进场,她很紧张、害怕看到观众的眼睛;电影里爸爸对Maria唱起bombombom,Ema也轻轻哼唱起来;我会永远记得她说我想带你回智利,我爱这一切!
刘聋子采耳 2025-06-22
siff 作为背景音的政治 悄悄渗入小小的她的生活 没有亲历的历史终究会以某种形式与你相关
木日一勿 2025-06-21
#27thSIFF 观影收官作。看完心里有淡淡的忧伤,我很喜欢这样的叙事。寄宿学校的德国女老师、和老师一起做的蛋糕、善良的原住民女仆、那片湖那片海、漂浮在水草上,Maria,这一切你会想念吗?(以及,是了解智利的一片拼图)
Tranquila 2025-06-21
27th SIFF 相较于有趣的电影显然这部多么“无聊”,就像对于孩童来说政治只是与老师的玩笑,广播里匆匆的一句话,又或者妈妈身上的不安与焦躁。影片反常态地让政治彻底沦为生活背景板,没有**见惯的渲染,反倒将镜头聚焦于小女孩眼中的日常乡村生活(大概对于我们这些从来无法亲身参与也并无话语权的人来说,政治就是如此吧hh),尤其让我想到自己小时候,对**世界向往又苦于自己只是小孩,连带过度堆砌的镜头都透出一种儿童的寂寞无奈。最后母亲带着女儿开车驶回圣地亚哥,公投的结果不言而喻,于女性孩子而言不过是可以回归从前生活。 私心喜欢静谧流动的影像,又或许见到主创很加分,映后主持人提到这是一部花了20万美金拍了19天只拥有25位工作人员的电影,无论如何我并不对影片感到失望。
子小方方土吉吉 2025-06-21
准确地描画了童年世界,让我不住地回想起了无数的儿时碎片。原来童年就是这么模糊、缓慢、抽离。
HarperDie 2025-06-20
半星。女孩***和父母在智利乡村的生活,闲适却百无聊赖。她一直观察着父母生活的失意,将痛苦转嫁在自己的脑海深处。导演找到了合适的叙事出发点,但一切被处理得又是如此的冗长乏味,可有可无。
Lisa 2025-06-20
镜头非常美 女主挺灵的 就是故事性有点弱 (映后说这电影25个人 19天拍完 20万美金 挺震撼的……
昔所手植 2025-06-22
SIFF 27 说好听点叫私人记忆,说难听点就是枯燥又空洞。全片都给人一种“说词儿,你倒是说词儿”的憋屈感,这文本信息量拍五分钟短片都嫌长。
南悠一 2025-06-21
恰当的儿童视角,从不以大人的方式揣测女主角,也不把大人的东西强加给她。这就成功了一半。西语系的导演们都太会拍家庭戏和童年戏了。